2010年5月11日 星期二

使用competitivecyclist網站上的Fit calculator 說明


使用competitivecyclist網 站上的Fit calculator 說明

內容





測量身體

跨高 Inseam

注意 : 穿車褲不穿鞋子,穿平常的褲子不準,量起來可能會少5公分
雙腳打開30公分,站直
用量尺用力往上頂,用力的力量與坐在座墊上的壓力 相同
測量量尺與地面的距離

軀幹長度Trunk

靠牆坐好,背部挺直,坐骨挺正
肩膀放鬆,雙手置於兩腿間
將水平尺放在肩峰 (如下圖,突起處)
水 平量測尖峰與座椅的高度,所得為軀 幹長度

前臂長Forearm


一樣坐好,手握坐管或是隨便的管子
前臂與地面水平,測量肘關節突起點到鐵管的中心

臂長Arm

一樣坐好,手拿鐵管,鐵管與地面垂直
手臂水平伸直,肩膀保持與牆壁水平不要向前傾
測量 : 肩峰垂直往下延伸至肩關節處 ,到鐵管中心的距離

大腿長 Thigh

靠牆坐直,小腿與地面垂直
測量牆壁至膝蓋最外側的距離

小腿長 Lower Leg

維持前一個姿勢
把水平齒放在膝蓋骨上
測量膝蓋上方至地面的位置

胸骨凹陷處高 Sternal Notch

雙腳打開30公分站直
測量胸骨與脖子交界處的V型凹陷處與地面的高度

全身高 Total Body Height

雙腳打開30公分
測量全身高度

量測結果


  1. Seat Tube Range C-C 坐管中心對中心長
這個值參考意義不大,沒有175公分以上的身高只能買壓縮車架,主要考慮有效上管長即可
要注意車廠標示的stand over height要低於跨高2公分以 上,確保下車時不會撞到胯下
除非尺寸差異很大,不然都不會 撞到
Seat Tube Range C-C= 跨高 X 0.65

  1. Seat Tube Range C-T  坐管中心對頂端長
    這個值參考意義不大,跟上述說明相同
Seat Tube Range C-T= 跨高 X 0.67

  1. Top Tube Range 有效上管長
    這是購買車架的主要考量,選擇適當的車架才可以調整到適當的位置
Your total effective reach (i.e. the sum of your top tube length plus your stem length)  your total effective reach will equal (sternal notch – inseam + arm)/2 + 4.
有效上管長= (胸骨凹陷處高-跨高 + 臂長)/2 + 4 – 龍頭長
total effective reach =有效上管長 +龍頭長

  1. Stem Length
龍頭長的建議值跟上管比例有關
引用DR : 龍頭與把手不急著買太好 的 ,如果店家有舊的可以試 用,先借個差不多尺寸的用用,若合用,再考慮買等級較好的。如果用的龍頭與車價上管長比例不對 則最有可能的試車架尺寸 錯了。如車架上管長為53cm,龍頭正常比例為10 -12c m車架上管長為56cm,龍頭正常比例為12 -14c m。若是女性車友,因及上半身比例較男性短,除非買專位女性設計的車架 (同樣座管長下,上管較短),不然可能會用到5 -7c m的龍頭。
165~170 9公分
170~175 10公 分
175~180 11公 分
180~185 12公 分
決定龍頭長後再來決定上管

  1. BB-Saddle Position
    沿著坐管量BB中心 至坐墊頂端的高度
Your bb-saddle height = 跨高  x 0.883
  1. Saddle-Handlebar
坐墊前端量到車手中心的長度
這長度將大於 (total effective reach =有效上管長 +龍頭長)
因為坐墊與車手會有高低落差
高低差就看習慣了,身高越高高低差越大,一開始新手設定為4公分,專業車手有些會超過10公分
  1. Saddle Setback
坐墊前端垂直到地面的延伸線 與 BB中心的距離
這要看大腿長,一般都在4公分左右,這比較複雜,要看出力的方式
普遍的調整法是在曲柄水平時,膝 蓋前緣垂直延伸線通過踏板中軸

另外還有曲柄的長度要選,可以參考下表 (這表只有考量跨高, 建議值會小一點)
E 胯部長度
H 車架高度
C-C 車架購買尺寸
Hs 座墊高度
D 龍頭高低
B 龍頭長度
I 曲柄長度
73
48.2
48
64.6
4.8
9
17.00
74
48.8
49
65.5
5.0
10
17.00
75
49.5
49
66.4
5.3
10
17.00
76
50.2
50
67.3
5.5
10
17.00
77
50.8
51
68.1
5.8
10
17.00
78
51.5
51
69.0
6.1
10
17.00
79
52.1
52
69.9
6.3
11
17.00
80
52.8
53
70.8
6.6
11
17.00
81
53.5
53
71.7
6.8
11
17.25
82
54.1
54
72.6
7.1
11
17.25
83
54.8
55
73.5
7.3
11
17.25
84
55.4
55
74.3
7.6
12
17.25
85
56.1
56
75.2
7.8
12
17.25
86
56.8
57
76.1
8.1
12
17.25
87
57.4
57
76.9
8.3
12
17.50
88
58.1
58
77.9
8.6
12
17.50
89
58.7
58
78.8
8.8
13
17.50
90
59.4
59
79.7
9.1
13
17.50

你是怎麼騎 ?

依上述步驟已經得到建議值了,該如何選車 ?

Measurements
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
Inseam:                80
Trunk: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62
Forearm:               32
Arm: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63
Thigh: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55
Lower Leg:             52
Sternal Notch:         147
Total Body Height:     174


The Competitive Fit (cm)
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
Seat tube range c-c:   51.8 - 52.3
Seat tube range c-t:   53.4 - 53.9
Top tube length:       53.2 - 53.6
Stem Length:           10.6 - 11.2
BB-Saddle Position:    73.9 - 75.9
Saddle-Handlebar:      50.2 - 50.8
Saddle Setback:        3.1 - 3.5


The Eddy Fit (cm)
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
Seat tube range c-c:   53.0 - 53.5
Seat tube range c-t:   54.6 - 55.1
Top tube length:       53.2 - 53.6
Stem Length:           9.5 - 10.1
BB-Saddle Position:    73.1 - 75.1
Saddle-Handlebar:      51.0 - 51.6
Saddle Setback:        4.3 - 4.7


The Fren
ch Fit (cm)
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
Seat tube range c-c:   54.7 - 55.2
Seat tube range c-t:   56.3 - 56.8
Top tube length:       54.4 - 54.8
Stem Length:           9.7 - 10.3
BB-Saddle Position:    71.4 - 73.4
Saddle-Handlebar:      52.7 - 53.3
Saddle Setback:        3.8 - 4.2

要競賽 ? 就 選Competitive Fit
上管會比較短,龍頭比較長,
選小車架頭管也會比較短
坐墊調比較高,坐墊把手高低落差很大,座椅調前面一點
這種姿勢不是為了舒適騎乘而設計的,為了就是低風阻
連出力都不好出力,踩踏必須經過訓練及調整來適應車架
所以,不是車手最好不要這樣搞

要學Eddy騎車就選 Eddy Fit
較短的上管,較短的龍頭,較低的坐墊,坐墊也調後面一點
這姿勢坐墊高低落差比較小,騎起來舒服多了,但還是競賽的設定
建議一般要練車的就選這個設定

旅行休閒騎就選The French Fit
較長的上管,較短的龍頭,較低的坐墊,坐墊也調後面一點
這姿勢坐墊高低落差更小,但是上管長了一公分以上
騎乘的姿勢若是立坐骨彎腰可能會太長,要轉髖來騎


另外….很重要的是,你要買什麼車
車廠都會出競賽用車型 休閒車型 ,
:捷安特區分競賽的TCR及休閒的OCR
: FUJI team 是競賽,CCR是休閒 , NEWEST是輕裝旅行,(重裝旅行另有車款)

如果你要買 NEWEST,那設定就用The French Fit
如果要買OCR or ,CCR,那設定就用The French or Eddy Fit
如果要買 TCR ,那設定就用The Competitive or Eddy Fit

先確認你騎車的目的,再來選要買什麼車,這時候尺寸就會選對
如果要休閒就不應該買TCR,NEWES也不是去高速競賽用

比賽…..又有分成很多種類的比賽,適合的車及設定又會不同


在不知道未來會騎到什麼階段的狀況下 :
年紀輕的 建議採用Eddy Fit 買一台競賽用的車,以後改個龍頭降低車手就是Competitive Fit
年紀超過35歲的, 建議採用Eddy Fit 買一休閒用的車,參加挑戰賽很夠用了


沒有留言:

~單車熟男的碎碎念~