雖然前幾天有三颱圍繞台灣本島,讓人擔心本週六的講座是否有變卦之虞…所幸在眾人的念力支持之下,颱風已逐漸遠離,也沒有影響到講座日的到來。
一早天氣晴朗,有朋友於講座開始前近一小時前即已抵達協會,真是太有心了!緊接著,眾所期待的SRAM講師-Elbert也已經到場,Elbert帶來許多SRAM的產品及蘊含新科技在內的變速組件,準備讓與會者能夠好好地親身體驗一番。
SRAM 2011年公路車變速器套件-APEX

講座準時開始囉~SRAM的STU(Sram Technical University)為一套針對經銷商及服務中心的技術課程,課程內容多樣化,包含變速傳動系統、煞車及避震系統


本次SRAM講座的講師Elbert


Elbert先從SRAM的起源開始介紹,SRAM這名稱是由當初四位創始人的名字第一個字母組合起來的,期間雖有人離開,但SRAM名稱已固定不再更動,一直沿用至今


各大國際自行車賽裡皆可見到SRAM產品活躍於其中,使用SRAM RED套件最著名的幾位車手包括了2009 環法第一名Alberto Contador (Astana),第二名Andy Schleck (Saxo Bank),以及大家絕對不陌生的第三名Lance Armstrong (Radio Shack)。今年的環法賽還有Fabian Cancellara (Team Saxo Bank)及Sastre (Cervelo TT)等等選手也配備了SRAM RED,且最後比賽成績第一、二名選手也是使用SRAM產品


也因此,SRAM推出了RED的環法限定版,不同於以往的紅色,代表2009 年SRAM在環法賽的成功。如果你有仔細觀賞今年的環法賽,不難發現Saxo Bank 車隊以及Astana 車隊皆有搭配使用這組限定版喔


SRAM登山車史上幾個重要的科技演進階段,每一個都是SRAM發展過程中的轉捩點


Elbert說明一般消費者與車友對變速系統2×10及3×10的迷思


SRAM的創新技術-Exact Actuation,每一段拉線與變速器的移動距離都是相同的,使變速檔位的轉換更為精確、俐落


與會者正在觀察油壓煞車與指撥變把的整合式束環(MMX)設計巧思


SRAM另一技術創新-X DOME,此飛輪採簍空設計,其中八片飛輪片是用完整鉻鉬合金鋼去挖出其簍空狀,因此容易排泥、除屑,強度及耐磨度也較一般飛輪大幅提高,重量更是減少許多


左邊第一個是Pressfit GXP,是把培林一起包在車架五通裡面,如此車架管子可以抽大抽薄,且無須鎖牙


SRAM 2011的產品線,一般消費者比較常接觸的是Cross Country及Trail的變速套件


Elbert講得振振有辭,大家也聽得很專注

SRAM針對公路車之創新科技-Double Tap,不同於其他品牌之變把,Double Tap的同一支變把可以控制拉線與放線,差別在於推動的深淺


SRAM針對公路車之創新科技-Double Tap,不同於其他品牌之變把,Double Tap的同一支變把可以控制拉線與放線,差別在於推動的深淺

Elbert講解變把的Zero Loss Travel,可將變速效能最大化


為什麼SRAM公路車沒有三盤的產品呢?因為SRAM把兩盤的優勢放大,齒輪比可與三盤相抗衡,且具有WiFLi優點(Wider、Faster、Lighter)


SRAM APEX寬廣的齒比選擇適合爬坡地形,所以相當適合在台灣使用。基本上SRAM的部分變速系統零件規格與耗材多可與Shimano相容互換(如煞車皮、變 速內外線等等),但其他核心重要零件請務必注意相容性(尤其是變把與變速器),建議一定要事先做好功課或詢問專業店家喔!


Elbert講解鏈條如何勾上大齒盤的作動方式

講座內容豐富實在,但還是有結束的時候,輪到Q&A時間上場~看看簡報裡的大青蛙,你願不願意跟著SRAM,一起make a leap呢?


講座內容豐富實在,但還是有結束的時候,輪到Q&A時間上場~看看簡報裡的大青蛙,你願不願意跟著SRAM,一起make a leap呢?

講座就要結束,真令人捨不得。許多的畫面、資訊與細節,還是要親自在現場才是最清楚明白的,相信在座的各位今天都著著實實地上了一堂SRAM的完整課程,這是在其他地方甚難獲得的一課


回答完與會者的問題,講座就要告一段落了,謝謝SRAM的Elbert講師,讓與會者都受益良多~希望下次還有機會再與SRAM合作!

本次邀請SRAM來為愛好自行車的朋友們舉行一場講座,目的並非為了與市面上其他 品牌之變速系統比較出孰優孰劣,而是希望讓更多朋友瞭解現在的自行車產品走向、創新技術與材料及品質規格等訊息,畢竟自行車的推動來自於人體,使大家對自 行車產品有更深的認識、更多的選擇,也才會繼續發展出更好的產品,這才是競輪協會所樂見的!

本次邀請SRAM來為愛好自行車的朋友們舉行一場講座,目的並非為了與市面上其他 品牌之變速系統比較出孰優孰劣,而是希望讓更多朋友瞭解現在的自行車產品走向、創新技術與材料及品質規格等訊息,畢竟自行車的推動來自於人體,使大家對自 行車產品有更深的認識、更多的選擇,也才會繼續發展出更好的產品,這才是競輪協會所樂見的!
沒有留言:
張貼留言